路桥行业招聘平台!热线电话:13829138856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动态

“三支箭”激发中央企业经济活力

来源:路聘网编辑 时间:2019-06-21 作者:木子 浏览量:

“三支箭”激发中央企业经济活力


中央企业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据着重要支配地位。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我国经济行稳致远意义重大,也是国内经济韧劲的重要支撑。激发中央企业经济活力,提升经营效益,更能体现中央企业价值,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表率和带头作用。本文建议重点利用好央企人才、投资、制度“三支箭”优势,全面激发中央企业蓬勃发展动力。


激发央企员工活力 积极提升央企人力资本价值创造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充满活力的中央企业,一定是人才济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好企业。中央企业现有职工人数约1300万,拥有雄厚的中高素质人才储备,充分深度挖掘央企人力资本价值潜力,打造央企人才新高地,积极发挥央企人力资本优势,对有效提升中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非常关键。积极强化人力资源价值创造,建议做到人力资本合理配置,工资决定机制科学完善以及人力资源培养到位。


第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央企人力资本配置价值。


持续优化中央企业人力资源配置,要尽可能避免有才不用、大材小用,以及人岗错配、人事不符等问题。首先,要统筹央企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以三到五年为一个周期,科学编制人力资源发展子战略,人力资源子战略要与中央企业发展战略紧密融合,为企业战略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其次,要加强央企内部人力资源科学配置。没有没价值的员工,只有放错位置的员工。要加强人岗匹配度调查和考核,及时发现错位错配等问题,要及时纠偏。高度注重员工的动态配置调整是否落到实处。最后,相马不如赛马,要强化中央企业内部人员竞争机制,通过内部竞争选拔所需优秀人才。


第二,完善工资决定机制,调动央企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薪酬制度是企业重要经营管理制度之一,科学的薪酬体系是激发央企职工活力的重要工具。根据监管政策要求,央企内部要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充分体现央企工资薪酬的绩效导向、市场导向,注重效率,保障公平。一要处理好与外部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关系。薪酬标准要适当反映外部劳动力市场价格水平,体现对行业一流人才的吸引力。二要处理好与企业经济效益关系。薪酬分配应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避免平均分配,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优秀员工流失。三要处理好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关系,酌情建立延付薪酬制度,留住人才长期为企业服务,或者与经营责任按一定期限挂钩。四要处理好企业内部公平关系。应保障央企内部成员单位薪酬水平相对均衡,维护央企内部机构间人才队伍基本稳定和适度流动。


第三,加强人力资源培养,持续提升央企职工能力素质。


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员工持续提升专业能力素质。中央企业应当根据当下乃至未来发展需要,建立健全内部培训体系。一要充分发挥企业大学或专门培训机构的作用,提升员工教育培训的专业化、系统化;二要充分借助信息平台,完善央企内部电子化、信息化培训体系;三是要充分挖掘中央企业内部专家、老员工的经验价值,做好内部员工代际间的“传、帮、带”,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激发央企投资活力 有效发挥央企投资产业引领功能


中央企业拥有雄厚资金资源,是重要社会投资主体,尤其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更能发挥“稳定器”作用。凭借处于行业或产业链的核心地位,中央企业的投资,除了促进自身企业的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外,对于上下游的民营企业或者中小企业发展也具有很强带动和助推作用。激发央企投资活力,对于增强全社会经济活力具有很重要的示范作用。建议央企投资做好以下三方面:


首先,突出中央企业主业投资,提升主业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主业强,则企业强;主业兴,则企业兴。中央和监管部门要求中央企业投资要恪守“突出主业”,央企投资特别要注意保障主业优先,积极推动央企内部各类要素向主业集中,为央企主业发展积极提供支撑,不断提升央企主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保障央企稳健发展。


其次,积极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握行业发展新趋势。


中央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可承受更长投资回收期,投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很大优势。中央企业可考虑组建专门的风险投资部门,不断积累经验,锻炼队伍,积极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发挥央企资本的投资乘数作用以及社会影响力,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中央企业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将为央企未来发展寻找新的增长点,有助于中央企业紧跟产业发展步伐,防止因为技术迭代导致竞争力被削弱。


最后,妥善做好境外项目投资,确保境外投资安全与效益。


境外投资体现了中央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有助于央企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央企境外投资项目应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分析,积极利用外部金融、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机构的力量,特别是国内“走出去”或者外向型金融机构、保险机构资源,用好跨境金融、保险工具,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投资,保障境外项目投资质量,促进央企境外业务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好国内外资源和市场。


激发央企制度活力 积极建设央企现代企业制度


制度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保障。制度改革是近些年央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完善新制度是激发中央企业活力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涉及央企的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制度文件,包括三项制度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经营管理授权改革等,降低了制度性成本,极大激发了中央企业内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活力,促进了央企稳健发展。建议央企制度改革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三方面:


第一,做好新旧制度衔接,尽可能降低对央企发展的扰动。


中央企业人员多、成员单位多、资产规模大,其内部制度改革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波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稍有不慎,可能对央企正常经营造成一定扰动。切实做好央企改革新旧制度衔接,既要注意新旧制度平稳过渡,避免对干部职工心理产生较大影响,以及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较大波动,还要将新制度精神与要求到位,不能过于保守,浅尝辄止;同时要大力做好宣传辅导,让制度改革深入人心,争取广泛支持。


第二,持续进行新制度优化,充分发挥新制度建设对央企发展的促进作用。


中央企业要密切关注新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及时发现、化解制度改革带来的新矛盾,要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实将新制度贯彻落实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相结合,将新制度改革的红利最大限度释放出来,持续提升中央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营业绩。


第三,敢于进行制度创新,将制度创新作为中央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制度创新是创新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央企业要重视制度创新工作的重要性,应积极推动相关部门或成员单位开展制度创新工作,要鼓励探索、先尝先试,要给予制度创新主体一定容忍度,为制度创新工作创造一个良好内部氛围,通过制度创新激发企业经营管理活力,为中央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贡献不竭动能。


总之,企业活,则经济活;企业稳,则经济稳。中央企业应带头贯彻落实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化导向和竞争中性原则,积极发挥人才、投资和制度“三支箭”优势,激发经营管理活力,努力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大项目为南京高质量发展蓄足后劲




记者近日从南京市发改委获悉,今年1—4月,全市重大项目推进总体平稳。其中,产业项目进度较快,为我市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牛鼻子”,在创新名城建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战略引领和龙头带动作用。透过重大项目这个“窗口”,能观察出我市经济发展的后劲。


看投资额,1—4月,全市市级重大项目共完成投资965.9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2.8%。其中,300个续建项目1—4月完成投资813.4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8.5%;180个新开工项目已开工97个,完成投资152.52亿元,开工率达53.9%。


看项目类别,1—4月,全市369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781.1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36%。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已完成投资249.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7.5%;现代服务业项目已完成投资431.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4.9%;科创项目已完成投资92.9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8.0%。另外,135个重大产业新开工项目开工78个,开工率为57.8%。


看项目特点,1—4月新开工的产业项目大多数均投资力度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影响带动力强。


比如,浦口区的科技创新项目芯城核心区科研园项目,计划总投资46亿元,将新建企业总部基地、科研办公楼、小型科研企业孵化器,引进集成电路产业、AI产业入驻,打造先进计算中心、大数据平台,着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六合区的恒大高科现代农业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主要建设智慧温室和现代农业大田,并配建专家科研工作站等,将打造全国农业现代化标杆和现代农业前沿科研基地。


雨花台区的南京南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三期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5幢百米高的现代科技研发单体,将打造现代软件科技研发园。届时,软件大道将崛起一处新的产业地标,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年税收5亿元。


江北新区的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南京基地项目,总投资30亿元,定位为大数据产业的集聚区、大数据技术产业化项目孵化区、大数据企业走向产业化道路的集中区,将助推江北新区“芯片之城”建设。


1—4月全市重大项目推进总体平稳,产业项目进度较快,主要得益于我市持之以恒“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招商突破年”,我市始终把项目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大力推动。2月23日,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召开今年一季度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现场会,总投资1669亿元的179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吹响了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重在抓项目。市发改委表示,下一步,我市将要求各责任单位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等工作,推动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同时加大项目招商储备力度,对于今年以来各类招商引资项目,加强服务跟踪,力争尽早落地实施。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路聘网 备案号:粤ICP备19030684号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鸿富路92号中环100 EMAIL:2234463595@qq.com

用微信扫一扫